社宅實踐+
當推動社會住宅成為政府與民間的共識,它便不再只是提供舒適且可負擔的住所。放眼全臺,社會住宅的蓬勃發展,更提供多元的社會福利設施,結合多樣的共享空間和完善的社區服務。這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居住的想像,還為社區創造了凝聚力和豐富的生活體驗。讓我們一同見證居住的全新面貌,想像未來生活型態的可能!
線上觀展
我們+社宅
為落實安心居住計畫,政府啟動直接興建12萬戶社會住宅,並包租代管8萬戶,以滿足多元族群的租房需求。近年來,中央和地方政府緊鑼密鼓地展開跨部門、縣市合作,盤點全臺公有土地並進行整備。同時,綜合考慮用地的位置、交通系統、社會經濟、產業發展等因素,作為規劃依據。此外,政府積極整合各種社會福利資源,以制定適應當地情況、具備公共服務功能的社會住宅。

也許你還沒有注意到,許多社宅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,為我們提供居住和社會服務。那麼,全臺灣正在興建和規劃中的社宅分佈在哪裡呢?這些社宅將會為我們帶來怎樣嶄新的生活面貌呢?無論是需要社宅的人,還是社區周圍的居民,都不要錯過這個機會,一起來先睹為快吧!
新北|多元取得到多元實踐
新北市社會住宅從用地取得、公益空間配置,到居住型態,都極具特色。例如,首創整開區劃設社宅基地、透過都計變更回饋取得具規模之社宅用地、以BOT、都更分回、容獎回饋等方式興辦社宅。同時,配合社會安全網需求,設置了心理衛生中心、醫療院所、托育、托老等設施,將社宅空間做最有效的利用。此外,還首創多元共居、老屋換居、疫情期間提供醫護專區等模式,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各種議題,體現了新北市社會住宅多元韌性的一面!
桃園|BIM智慧營運
目前桃園市多處社會住宅前瞻地採用了BIM智慧營運平臺。這個平臺利用AutoCAD構建建築資訊模型(BIM)和建築自動化系統,將各社會住宅的設備、設施和空間資料進行分析,通過視覺化方式呈現和監測各項營運狀況。這包括異常事件的警報、設備運行資訊、能耗和用水的即時監控、租賃資訊等。這有助於政府機構迅速瞭解社會住宅各種即時資訊和突發狀況,同時積累各項運行資料,為未來大數據時代打下基礎。
社會住宅包租代管
現今租屋市場存在租客難以找到合適房屋、房屋有違建,或房況差等諸多問題。房東也可能因為管理難題,而產生租賃糾紛。政府為了保障人民的居住權益,同時協助房東更好地管理租房事宜,於是積極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。通過專業服務與租賃關係保障,使現有民宅得以重新利用,並以包租或代租的方式,提供低於市場租金、屋況正常的租房選擇,滿足民眾需求。
規劃設計特色
大家對於社會住宅有什麼樣的印象呢?或許認為它只是提供人們「居住」的地方吧?但實際上,社會住宅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地,更應該是一處可以創造屬於自己「家」的地方。那麼,該怎麼做,才能讓這個「家」變得更「健康舒適、安心安全、節能環保」呢?這就需要我們從規劃和設計細節入手。這次,我們將帶大家透過模型實驗、設備體驗,還有圖文解說,近距離地說明社會住宅如何透過精心設計的細節,成為一個舒適、高品質的「家園」。
臺北|廣慈園區
臺北市的社會住宅除規劃居住單位,還致力於成為社區的好鄰居,引進了托嬰、托幼、托老等社福設施,使社會住宅承擔多重的公共使命。近期,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無疑是「廣慈博愛園區」。「廣慈博愛園區」地域廣闊,擁有近4,000坪的綠帶休憩廣場,還有綜合行政中心、旗艦型社福大樓,以及1,520戶居住單元,滿足市民多方面的服務和居住需求。你是否好奇廣慈博愛院和福德平宅,如何演變為今日的「廣慈博愛園區」呢?歡迎前往臺北市展區一探究竟!
租屋經驗分享
許多人在出租或承租房子時,常會碰到許多問題。房東可能忙碌,無法有效管理房屋;房客或許不按時交租金,或者面對屋內設施損壞時不知如何處理。還有一些情況,如隨意提高租金、申請租金補助遭到拒絕、修繕引發糾紛等等,這些問題都在屋主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策後,得到妥善處理。我們邀請參與包租代管的房東和房客接受採訪,分享他們從出租或承租房屋時所遇到的困境,以及如何通過包租代管解決這些問題。
社宅的營運管理
社會住宅營運管理的共同目標,是建立一個健全的社宅管理機制,並與非營利組織攜手共創持續性的社會服務創新平台。為此,我們需要建立「社會住宅全生命週期」管理機制,不僅確保全國社宅資源獲得長期保養和維護,更要納入多元、實用的規劃設計和企劃理念,以便超前部署,為期待入住的民眾提供完善的管理規劃與良好的硬體設施,支持更多世代的人們享有舒適、穩定的居住環境。
臺南|讓移居成為宜居
「臺南」,越來越多人嚮往的城市,學子返鄉、新世代青年覓得工作機會,小家庭於此定居生活,高齡者享受悠閒的日常步調,這便是「臺南」迷人的所在。

「臺南」以穩健地步伐推動社會住宅,「臺南」正期待著社會住宅開花結果,未來這座城市將從「移居」成為「宜居」。社會住宅不僅擁有便利的交通與生活機能, 鄰近工作區位,「小東路北側社會住宅」公園老樹就是鄰居。你是不是準備好要移居「臺南」了呢?
高雄|社宅的便利生活
高雄市社會住宅以人口分布、產業及大眾運輸導向,來選擇適合的建設地點,並以中央和地方合作模式,共同推動1.8萬戶的社會住宅。除了直接興辦外,高雄市還透過多元方式,如公辦都更和捷運聯合開發,來增加社宅數量。同時,運用囤房稅所獲得的稅收,折減社宅租金、開辦增額租金補貼、育兒租金補貼及首購房貸利息補貼等配套措施,以減輕年輕人、育兒家庭及弱勢市民的居住負擔,落實居住保障。
喂喂!這裡是3490村
林口選手村社宅前身是2017臺北世大運選手村,現由國家住都中心營運管理。34棟大樓和3,490個居住、商業與服務單位,作為一個實驗及示範場域,以多元入住方式,為不同族群提供服務。在環境層面,使社福商業共融,營造優質生活圈;管理層面,全方位打造舒適安全的好生活;服務層面,NPO社區服務實驗,結合友善服務,共同培力多元社區;在生活層面,營造全新生活文化,以公共藝術打開鄰里之門,結織居民社區互動,打造社宅生活與鄰里新關係。
社宅的推動與挑戰
推動社會住宅時,如何面對地方鄰里和民意代表對於社宅的疑慮和問題,是一項需要克服的挑戰。政府深知社會住宅的重要性,因此努力向大眾解釋「為何需要興建社宅?」以及「社宅是為哪些人而建?」。這樣的努力旨在分享社會住宅背後的價值觀,並更好地理解民眾的需求。政府致力於持續性的溝通,不斷改進社會住宅「規劃設計原則」和「營運管理成效」,以消除既有的誤解,並引入新的生活想像,確保每個社區與鄰里都能夠受益並參與其中。
臺中|共居不再是想像
「臺中好宅」代表著臺中社會住宅的整體價值。臺中市特別注重公共空間的設計,並提供社區服務,讓不同背景的人能互相幫助,促成社區支持網絡。同時,「臺中好宅」引進創新的共居房型,重新定義了共同生活的社群,讓陌生人能夠彼此分享生活,打造出像家人一般的凝聚力。另外,將工作和生活元素相互融合的居住型態設計,不僅讓社會住宅發揮居住以外的經濟價值,還能幫助居民更好地自立,使每個人都能找到一份溫暖、獨特的生活風景。
回前頁